沉浸式体验 https://www.td010.com 这两天都在外面奔波,没时间打开电脑。 但是,见缝插针,看到今天教育部官网更新了几个试点城市的双减落地报告,怎么说呢,数据都很亮眼,也很引人深思,在这里和大家聊聊吧,相信有些人早已经看到了。(没看到的最后阅读原文)。 首先看北京,北京市线下学科类无证机构压减率98%,原有各类培训机构压减比例60%,无证机构动态清零的区12个。 数据上看,也就意味着北京地区培训机构60%已经退场了,这点从新东方、学而思们的集体放弃K9,应该就能感受到帝都的威力。 那就是“坚持高位推动,把「双减」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”的。 所以,只能说俞敏洪和张邦鑫都不是等闲之辈,这点政治敏感性还是有的。毕竟,通报里有个处罚数据,“对多家违规企业顶格罚款1500余万元”,这得干多久,才能回血,也是怕了。 学大我记得被通报过几次,不知道是不是在罚款名单上,最近学大牵手达内进军IT职教,估计也是开始另寻出路了。 还有一条,我注意到,说“提供22万余个岗位促进教培行业人员转岗再就业”。 这点上,北京的朋友们可以留个言,看看这些工作的含金量如何,因为第一次我报道过招聘会,连保洁、服务员都来了,不是特别匹配,有凑数嫌疑;另一方面,这22万个,相对于硕大的北京城来说,仅仅前三家离职的人数可能就超过10万了吧,感觉还是远远不够,需要继续拓宽就业渠道。 最后,说一点,关于退费处理,北京的通报中,还是有些形式化了,比如“落实「一企一策一专班」要求,要求机构「应退尽退、能退尽退」”,这里面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和解决方案。 比如”一个企业一个策略“,也没有具体的标准,很容易出现现场和稀泥,或者登记了,但是不处理、或者暂缓处理的情况,这点,我在某达的维权群已经见过了,传说中的“踢皮球”现象还是存在的。 好,再来看看上海。 上海的双减,校内这块就是课后服务,“目前已有超过80%的教师投入课后服务,参加学生比例达到95%。”也就是只有5%的孩子选择了不参加课后服务,然后这一小撮人接下来如果不参加,就需要写申请。 从最初的自愿参加课后服务,到现在几乎全员参加课后服务,感觉最初我们的判断非常正确,所谓自愿参加,在某种程度上约等于全员参加。 来说说培训机构,上海市义务教育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21.73%,从业人员减少3.5万人。 机构压减的不算多,但是上海启文、精锐等停业造成的影响力可不小,从业人员减少3万多人,也就意味着3.5万人失去了工作,简称“失业”。 也许上海的工作很好找吧,又或者觉得这3万多人不算多,报告中并没有提到如何解决教培人再就业问题。但是,却累计联合各界形成了“超过14亿元的公益互助课程库”,用于非正常状态下的学生「消课」。 这也算是对家长权益的一种保护吧,这点值得称赞。 来到广州,我感觉算是做得比较好的。 一方面,986所校外培训机构上线「穗好办」市民平台,向市民提供便捷的查询、监督服务。这点就很广州,很先进。 第二,教育部门积极协调机构开展行业互助,承接退出机构的未完成课时,助力机构良性转型和退出。这点上,至少要退出的机构还可以找上级帮忙,不用自己私下里联络找人接盘了。体现了政府的组织能力。 第三,广州“发动全市公办和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针对性储备教培人员就业岗位2.5万个,组织9场次教培行业线上招聘会。虽然不多,聊胜于无吧。希望促进就业方面,还是要多努努力。 广州可是极具包容性的城市,相信这里的双减会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色彩。而且,我听一些人留言说学科类培训,尤其正规点的培训机构现在运营起来没有受到过多的打扰。 至少在上课的时候,其实管理部门还是挺尊重实际情况的。希望事实也是如此吧。 最后,说说成都吧,作为天选的试点城市,有个数据吓到我了。课后服务覆盖率100%,学生参与率96.6%,教师参与率95.3%; 这在全国范围内,尤其试点城市中,算是数一数二了吧。 96.6%这和全员参与其实没啥区别了吧,还有个数据,学生家长对校内减负满意率达98%,既然群众都满意,也就无话可说,只能说恭喜恭喜! 单说说培训机构的压减吧,之前就有报告说成都压减了超过70%的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。 也是在试点城市中名列前茅吧。 优秀! 只是,不知道爱贝斯、新全优们的退费处理的怎么样了,报告中没有给出数据,我们也不好猜测,如果有了解实际情况的,可以评论区留言。 我们拥抱新政,积极应对整改,朝着政策指引的方向迈进,当然在这个过程中,也会有各种困难和挫折,比如机构倒了,老板跑了,员工失业了,家长退费了等等。 维权很重要,维稳也很重要。 机构数量压减、从业人员压减很重要,但是,如何引导合规创业者良性退出更重要,如何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持生计更重要。 毕竟教培人,首先的前提,是一个合法合规的公民。 认同的点赞分享出去吧,谢谢! (全文完) 作者介绍:主笔八月哥,教培领域记录者,提倡“天下教育是一家”,反对“教培老师不是老师”的世俗偏见。发表过多篇网络爆款作品,单篇阅读近百万,全网流量超1000万。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