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雅传媒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苏东坡的另一面:杀人无数

2022-03-12| 发布者: 玛雅传媒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文|郁震宏好心往往会办坏事,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苏东坡不懂医学,却喜欢谈医学,一谈两谈,就谈出了...

文|郁震宏

好心往往会办坏事,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苏东坡不懂医学,却喜欢谈医学,一谈两谈,就谈出了一场一场的灾难。因此,后世就常有人批评苏东坡“杀人无数”(叶梦得)、“杀人如麻”(王肯堂)、“遗祸无穷”(王宇泰),虽然有点冤,但也不算是“欲加之罪”,不算太冤。

元丰六年(1086)年,苏东坡四十八岁,此时正谪居黄州,他从“浆糊”朋友巢谷那里得到一个药方,名为“圣散子”,苏东坡一听这个酷毙的名字,喜出望外。巢谷跟苏东坡说:嘘,小声点,千万别告诉人!

好,两人指着长江,发下毒誓。但是苏东坡是个性急的人,忍啊忍,终于没忍住,于是写了一篇《圣散子序》,发了公众号,广而告之。苏东坡在文章中激动地说:用圣散子者,一切不问,凡阴阳二毒,男女相易,状至危急者,不管什么病,圣散子都管用!

这种话,很明显,违背常识,倘若是我说的,相信会被读者笑话:骗谁呢。但是苏东坡不一样,粉丝无数,他的文章,流量大到爆棚,《圣散子序》一下子就风行天下,粉丝中永远不乏擅长用脚趾思考问题的,灾难也就随之而生。叶梦得《避暑录话》记载:宣和(宋徽宗年号)后,此药盛行于京师,太学诸生信之尤笃,杀人无数。因为服用圣散子,丢了性命的大学生不计其数。关键是,这些北宋的大学生,依然前赴后继地吃,所谓“忘性命而试其药”,死了也要爱,这就是粉丝。由此可见,作为网络大V,说话真的需要小心谨慎,不骄不躁!

圣散子在历史上造成的灾难,后世仍然屡见不鲜,这里再举两例。陈无择《三因极一病症方论》记载:南宋初年,温州发生瘟疫,因为服用圣散子,结果“被害者不可胜数”。

明代弘治年间(1493)年,苏州瘟疫,吴县知县孙磐是苏东坡的隔代粉丝,他马上“令医人修合圣散子,遍地街衢,并以其方刋行,病者服之,十无一生,率皆狂躁昏瞀而卒”,因为苏东坡的《圣散子序》,又有大量的明朝人为之丧命!

那么,圣散子究竟是一副什么药方呢?

这里将这个方剂录下,一共22味药,大多为芳香温燥之品:草豆蔲、石菖蒲、高良姜、猪苓、苍术、茯苓、芍药、独活、附子、麻黄、厚朴、藁本、枳壳、柴胡、泽泻、防风、藿香、吴茱茰、半夏、白术、甘草、细辛。

其实,这个方子用来发散寒湿、治疗寒疫,并没有什么问题。问题就出在苏东坡的广告词里:不问寒热表里,包治百病。明明没有问题的方子,被他这么一说,就成了杀人利器。王肯堂《证治准绳》就批评苏东坡的毫无常识,连带也批评了苏粉们:至谓不问阴阳表里,无不取效,决无此理!后世以过信苏长公(东坡),故施圣散子,杀人如麻者屡矣,嗟乎,可不慎哉!

明代医家王宇泰对圣散子的配伍进行了分析,顺便也大“骂”了一顿苏东坡:圣散子方中有附子、良姜、吴茱萸、豆蔲、麻黄、藿香等剂,皆性味燥热,反助火邪,不死何待?若不辨阴阳二症,一概施治,杀人利于刀刃!

叶梦得针对苏东坡的《圣散子序》,早就说过:士大夫于天下事,苟聪明自信,无不可为,惟医不可强。苏东坡在《圣散子序》里说,我这篇文章,可以让我的朋友巢谷名垂青史,苏东坡确实应该有这种文化自信,可惜他没有想到,他的粉丝们要付出何等的代价。幸好,我不是苏粉,否则可能早就吃圣散子吃死了,想想真觉得后怕。

--END


深圳入户 http://www.shebao0755.com/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玛雅传媒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玛雅传媒 X1.0

© 2015-2020 玛雅传媒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