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0电影网在线看最新电影 https://www.370bt.com 文/特约作者芒来小姐 吴谢宇案宣判了!死刑! 弑母藏尸第六年,吴谢宇终于自食恶果。他和母亲爱恨交织的故事,也到此彻底落幕。 让我意外的是,网上竟有人同情和理解他。 他们说:他是北大学霸,从小考试稳坐第一名;他是“暖男”,记得每个同学的生日,并编辑独一无二的祝福语;他是“宇神”,完美青年,人缘好成绩好…… 未来成不了国家栋梁,至少也是人中豪杰。这样优秀的人才,竟然成了杀死亲生母亲的凶手,怎么想,都应该归结于母亲谢天琴教育失职,把一个乖巧的孩子逼成了罪犯。 真的是这样吗? 今天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吴谢宇弑母案中,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。 01 2015年上半年,吴谢宇就有了弑母的念头,并且购买了作案工具。7月10号,他在家中杀死母亲。 为什么选在7月10号?这是吴谢宇的仪式感。10月7号是他的生日,生日倒过来,恰好是母亲的结束日。 接下来,他购买了大量活性炭等工具,对母亲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,全程理智缜密,完美得无懈可击。 狱中的吴谢宇谈起这段经历,也表现得十分冷静。唯一一次流露恐惧情绪,是形容母亲的尸体时,他不停说:好可怕,好可怕…… 由此可见,吴谢宇内心保留了一丝清醒,也能感受到正常情绪,但他接下来的行为就很不正常了。 处理好杀人现场后,吴谢宇骗取亲朋好友钱财144万,网购十多张身份证,畏罪潜逃。 逃亡过程中,还不忘伪造母亲的辞职信,举办母亲的退休仪式,回学校咨询补考事宜……一系列操作,让所有人都以为谢天琴出国游玩了。 毕竟,他是一个那么乖巧优秀的儿子,他出面解释,有谁会怀疑呢? 然而这只是表面。私底下,吴谢宇过上了放浪形骸的生活,他白天在教育机构打工,晚上去酒吧做男模。 他不停与女性发生关系,花巨资piaochang,还和一名x工作者交往,并且向她求婚。为了表现诚意,吴谢宇冒着身份曝光的危险,去见女方父母并送上礼金。 可最终,女方还是分手了,因为吴谢宇x欲太强,交往期间也没有停止piaochang。 吴谢宇前女友的闺蜜说:他(吴谢宇)精神上的爱满满的,肉体上的爱很空。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是在暗指吴谢宇有x瘾。根据吴谢宇的自述,还在读书的时候,他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,但谢天琴的完美主义和人格洁癖,让他觉得这份欲望“很肮脏”。 2016年2月初,吴谢宇谎称母亲回国了,舅舅没有在机场接到母亲,向警方报案。2月14日,谢天琴的尸体被警方发现。 调查结果出来后,警方和舅舅都傻了眼:杀死谢天琴的,不是强盗,不是歹徒,竟是她的亲儿子。 此时的吴谢宇,还在酒吧醉生梦死。弑母之后的罪恶感和愧疚感,折磨着他,让他本就病态的人格逐渐崩溃。 02 吴谢宇的崩溃,始于他对母亲扭曲的爱。 逃亡第三年,吴谢宇被抓获。他在狱中写下自述书,边哭边写:我是为了母亲好,才杀了她。 原来,吴谢宇父亲癌症去世后,母亲非常想念父亲,整日以泪洗面,还在日记上写下“想要追随你而去”的话。 吴谢宇心疼郁郁寡欢的母亲,想尽办法逗她开心:带她旅游、送她礼物、陪伴她……可都不顶用。 偷看母亲日记后,吴谢宇意识到:母亲痛苦的根源,是“活着”这件事本身。只有死亡才能结束她的痛苦。 电影《致命女人第二季》中,小男孩的母亲身患病痛,却不能自杀,她引导儿子给自己注射安乐死药剂。 儿子长大后成了连环杀手,为那些身患重病的人安乐死。他认为他们和母亲一样,活着尽是遭罪,只有死亡才是归宿。 吴谢宇内心深处,或许也有这种想法:帮母亲结束苦难。 因为他为人处事非常温和,前女友说“他是我见过最温柔的人,从来不发脾气”,吴谢宇的亲戚也认为他是过失杀人,恳请法官从轻处罚。 心理咨询圈有一句老话:真正的恶人,是大街上乱砍那类;发生在家中的凶杀案,都有因有果。 如果吴谢宇所言属实,那么他弑母的动机,就不是仇恨,不是利益,而是边界混乱的母子关系。 弑母之前,他的内心就开始崩塌。由于谢天琴掌控欲很强,他和母亲的关系本来就很紧密,父亲去世后,母亲更是把他抓在手心里。 母亲的爱,逼得他喘不过气,他读大学时曾有自杀想法,那时他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,也不想伤害母亲。 可偷看母亲日记后,这种想法就变了。 吴谢宇说:我要做妈妈的妈妈。他和谢天琴一样,事事追求完美,而且以自我为中心,不由分说把自己的想法施加在对方身上。 多么讽刺,谢天琴死亡的原因,竟是亲子关系间那句可怕的咒语:“我是为你好”。 03 发展心理学认为,十几岁时,青少年的自尊和自我同一性会发生变化,他们原本很依赖父母,此时希望从父母之外的地方,得到“我是谁”的答案。 如果父母过度干涉,干扰了青少年的自我同一性发展,他们就会不知道自己是谁、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;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、不喜欢什么。 入狱后,吴谢宇写下上百张手稿,他认为自己是协助母亲自杀。弑母后本想跟随母亲一起死,因为场面太可怕不敢自杀。 如果谢天琴的世界只有儿子,那么吴谢宇的世界就只有母亲。更可悲的是,谢天琴的自尊水平较低。 丈夫出轨后,谢天琴选择了原谅,在她的潜意识里,“一个人是活不下去的”。 丈夫去世,谢天琴就依赖上了儿子。这对尚未成熟的吴谢宇来说,是一场灾难,因为他和谢天琴一样,自尊水平较低,习惯讨好他人,这让他无法拒绝母亲的捆绑。 无法拒绝,不代表可以承受。青少年急切渴望自主,母子之间应该有适当的独立性,即使母亲掌控欲较强,也应该给儿子最起码的宣泄空间。 比如,允许儿子培养兴趣,谈恋爱,结交朋友。可谢天琴不准儿子做这些事,她要求儿子时刻陪着自己,即使上了大学,吴谢宇都不被允许谈恋爱。 这场悲剧的起点,是谢天琴失败的教育。我们应当以此为戒,母亲不应只为孩子活,她可以把给孩子的爱,腾给自己一点点。 梳妆打扮点亮心情、外出结交新姐妹、跳舞做瑜伽保持身心愉悦……孩子已经长大,再也没有洗不完的尿布,母亲不必再像幼儿时期那样操心。 母亲应该有自己的生活,孩子也是如此。边界扭曲的亲子关系,杀死了谢天琴,也杀死了吴谢宇真实的自我意识。 愿这样的悲剧,今后永不再发生;愿天下每位女性,都能在幸福和睦中安度一生! 我是潘幸知,你的贴身情感咨询师。如果你需要专业帮助,私信我,幸知帮你渡过情感危机。 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