玛雅传媒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

中科院院士贪污科研经费,婚外情诞下私生女:我只是帮忙捐精而已

2022-01-16| 发布者: 玛雅传媒| 查看: 144| 评论: 3|来源:互联网

摘要: 2011年6月底,一篇题目为《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,小三,小四,养私生女》的文章引爆互联网。该文章系名...
影视投资 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

2011年6月底,一篇题目为《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,小三,小四,养私生女》的文章引爆互联网。

该文章系名为“感叹人生”的博主发布,以图文的形式控诉自己丈夫段振豪——准中科院院士,包养二奶、诞下私生女、与保姆有染、与女学生保持私情等等。

还指明了段振豪与情人们的绝大多数开销,均是虚报科研经费贪污所得。

该文章在网上迅速发酵,引起中科院及纪委的高度重视,随着调查的深入,揭开了“院士”段振豪的风流史。

一、“凤凰男”的成长之路

段振豪出生在湖南省新宁县,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,因生活极度贫困,养成了他勤奋好学的好习惯。

高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,专攻地球化学专业,本科毕业后被保送北京的研究生,继续在中国地质科学院深造。

在读研究生期间,经他人介绍,认识了同样是学霸的中国政法大学的女学生曹霞,两人迅速坠入爱河,顺理成章地结了婚,婚后不久曹霞便有了身孕。

在妻子怀孕3个月时,成绩优异的段振豪得到出国深造的机会,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刻苦钻研的精神,已经取得博士研究生学位的段振豪,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。

段振豪在美国安顿下来后,妻子曹霞便带着孩子一起来到美国,这一呆就是10年。美国当时人才济济,段振豪的各方面发展并不是特别突出。

时间来到2002年,当时国内正值高速发展时期,急需各类科研人才,并大力推行“百千万人才工程”。

而段振豪的学历和阅历,以及在美国多年的科研经验,正是国家强烈渴望的高端人才,而且回国发展后,国家将给予丰厚的待遇和补助。

当时段振豪已经发表了多篇国际化的专业论文,在国际计算地球化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,国内很多知名大学均向他抛出了橄榄枝。

反观千禧年时的美国,正遭受数十年未遇的严重经济危机,针对科研人员的经费大幅缩减,已经严重影响段振豪的发展。

经过深思熟虑:

“宁做鸡头、不做凤尾!”

段振豪将妻儿留在美国,毅然决然地回国发展,迅速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协议,回国负责相关科研项目。

中科院对于像段振豪这样的回国的科学家高度重视,直接安排其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。

2005年被中科院评为“优秀百人计划”,在地球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显著,在国际上影响较大。

随后一路顺风顺水,扶摇直上,到2011年时,已经被公示为候选中科院院士,并且高居排行榜第二名,如果不出意外,那么以他的能力和水平,一定会当选。

但意外还是发生了...

二、一篇离奇的举报博客

正值评选中科院院士的关键时期,一篇《中科院院士段振豪包养二奶,小三,小四,养私生女》的帖子打破了既定格局。

这帖子正是被段振豪留在美国的妻子曹霞亲笔书写,在这个关键时刻公布,很明显就是让段振豪身败名裂。

那么曹霞的举报是否真的属实呢?

段振豪回到北京后,各项科研工作都稳步推进。2003年,段因患病在北大医院进行治疗,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个来自黑龙江大庆的女性,名叫蔺梅,随后两个人交换了电话号码。

从此以后,两个人交流越来越频繁,段振豪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优雅的谈吐,很快便俘获了蔺梅的芳心,两个人经常一起吃饭,相约出去游玩,感情迅速升温。

“一个有情、另一个有意”,没过多长时间,两人就走到了一起。同居至2006年,蔺梅为段振豪生下一个女孩。

“这是你闺女,将来你可得负责,不能不要我们母女俩”蔺梅埋怨道。

“那是肯定的,你们都是我的心头肉,放心回家吧!”段振豪安慰说。

蔺梅带着闺女回了大庆老家,段振豪每个月给蔺梅2000元生活费。段振豪工作之余,为何缓解相思之苦,总是让蔺梅领着闺女来北京玩儿,“一家人”其乐融融,温馨至极。

妻子和情人都不在身边的段振豪倍感孤独,内心不甘寂寞的小火苗又骚动起来。

2008年秋,段振豪在朋友组织的饭局上,又认识了一个来自银川的已婚妇女张红。

为了方便自己“下手”,段振豪邀请张红来自己家里做家政服务,每个月1500元。

作为情场老手的段振豪,顶着科学家的光环,使得张红本人对段振豪非常崇拜,两人“明修栈道、暗渡陈仓”,顺水推舟的又发展成了情人关系。

这一切的一切,段振豪的发妻并不知情,仍然在美国专心培养两个人的孩子,不给段振豪留下什么后顾之忧。

随着段振豪与张红的深入交往,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。

张红本来想与自己的丈夫离婚,然后嫁给段振豪,但考虑到双方社会地位、文化水平的巨大差距,这个想法确实不切实际。

“既然不能修成正果,那就想办法弄些钱吧!”张红暗暗告诫自己。

之后段振豪使用各种票据,从科研经费里套出资金给张红,前后陆陆续续给了她几万块钱,但张红仍不满足。

后来两个人因为钱的问题经常发生争吵。

“我跟你没名没分得这么多年,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,让你给我点钱作为补偿,怎么就这么难?”张红再次抱怨道。

“胡扯!我给没给你钱,你自己心里没数吗?你干家政10年也挣不来!”段振豪大声数落着。

段振豪已经感觉到,他跟张红的缘分已经走到了尽头,自己也成了她的提款机,于是提出分手。

张红也不甘示弱

“分手可以,必须给我经济补偿!”

2010年,双方签订了一个分手协议,约定段振豪把自己位于房山区的房产一套赠予给张红,之后两人再无瓜葛。

过了一段时间,科学院给段振豪安排了一名女博士生名叫张捷。这个学生之前跟另外一个博导做课题,但研究了好几年,并没有什么显著成果,照这样下去,张捷肯定没法毕业。

于是她自己向学校申请,转投到段振豪名下,做了他的学生。

段振豪显然是来者不拒,充分运用社科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的身份,向新来的女学生施压。

“你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,将来肯定前途无量,但还是需要再磨练磨练,不然不好毕业啊”

段振豪对张捷说,还时不时地上下打量着张捷。

这一说可把学生吓坏了,赶忙请教段振豪应该怎么办。

段振豪暗示了张捷后,她瞬间明白了教授的意思,为了自己能够顺利毕业,她也只能“献身”。

段振豪事后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为这个女学生的毕业开了绿灯。

本以为所有事情都在自己掌握之中,没想到张红“阴魂不散”地再次找上门来。

“我又来找段教授支点钱花,最近手头紧”张红开门见山地说道。

“我们之前已经签了协议,该给的也都给你了,做人不能言而无信”段振豪气愤地说。

“那我不管,你要不救急,我就找你原配妻子说理去!”

段振豪认为她只是吓唬自己,根本没有胆量直面自己的妻子,于是也没放在心上。

这就成了整个事情的转折点!

远在大洋彼岸的妻子收到一封莫名其妙的邮件,里面只有一句话,“我既不是为您老公生私生女的女人,更不是能够威胁到您将来财产的人,所以请你不要记恨我”

女人的第六感,让曹霞觉得丈夫在北京肯定有事情瞒着自己,于是打电话质问段振豪,被他义正词严地予以否认,还让妻子放宽心,等到时机成熟了,要把她跟儿子都接回国内。

曹霞根本不相信丈夫的话,特地从美国飞回国内调查,所有事情顿时真相大白。摆在她面前的事实,差点儿就让她背过气去。

“你给我说说,蔺梅和私生女是怎么回事儿?”

得知事情已经败露,段振豪仍然狡辩:

“对方在餐厅里看到我,可能认为我比较有文化,就请我帮忙,让我给他们捐精”

“捐精?亏你想得出来!捐精的人和受捐者怎么能见面?在哪个医院做的?电话是多少?”曹霞步步紧逼地质问。

“我...我...为了提高成功率,我直接捐的...”段振豪小声说道。

“我呸!”曹霞愤怒地摔门而去。

这时段振豪的事业也到了关键时期,为了防止节外生枝,他给了妻子曹霞90万元,并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价值100万的理财,受益人也写了妻子的名字,以便安抚她的情绪。

对于段振豪婚内出轨多次的行为,妻子实在忍无可忍,于是果断向他提出离婚,并在网上公开了丈夫的种种劣迹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。

三、揭露婚内出轨,牵出贪污科研经费

曹霞在控诉丈夫婚内出轨的恶行时,还表示情人和私生女每次从大庆来北京,都不坐飞机而选择坐火车,不是为了省钱,而是因为火车票不记名,段振豪可以从科研经费里报销。

段振豪送给情人们的房产,在北京价值千万以上,仅凭他个人的合法收入,根本拿不到这么多钱。

用脚指头想都能想得出来,国家每年拨付的上千万科研经费,到底流向了何处。

段振豪的丑闻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,引起了中科院领导以及纪委的高度重视,“不出意料”地落选了院士,段因此还大哭了一场。

随着调查的深入,段振豪贪污科研经费的事实慢慢浮出了水面。

从2002年他入职中科院,一直到2011年事发,段振豪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七项,项目的资助经费达736万元。

承担中科院项目三项,资助经费为313万元,承担中石化勘探分公司的横向项目一项,拨有32万元经费。近十年间,段振豪的科研经费累计达到了1000余万元。

为了套取差旅费,段振豪总是虚报差旅补助,仅仅是到湖南和大庆出差,他就报销了50万的差旅费。

从2002年开始,段振豪利用其实验室主任的职务之便,伙同其秘书车春兰,以报销科研经费为由,使用虚假的票据报销差旅费、劳务费、交通费、复印装订费等费用,共计骗取科研经费高达146万余元。

2011年7月19日,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以涉嫌职务犯罪为由,依法对段振豪采取了刑事拘留的强制措施。

在调查中段还供述称,自己经常以100元的价格买来旅游公司的假机票到到位报销,自己回家探亲,学生出发的来回路费,情人到银川、大庆的车票等,都让自己以出公差的名义予以报销。

段振豪组织自己的学生搭建一个专业的研究网站,但他又和秘书虚构了一份网站建立合同,用此种方式又向单位虚报了58500元。

四、教授身陷囹圄,反映出制度的漏洞

2012年,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段振豪涉嫌贪污一案,法院最终判决,段振豪犯贪污罪,判处有期徒刑13年,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27万元。

段振豪表示自己是法盲,以为每年的科研经费都是给自己使用的结余款,只要找到相应的票据,就能够提出来。

像段振豪这类涉及科研经费的腐败并非个案,很多相关的科研人员,也都在这上面栽了跟头。

他们通常都是使用虚假发票、虚报冒领人员劳务费等方式。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,归根结底就是经费的使用监管不力,相关监督流于形式。

比如,在经费发票保险中,很多课题项目负责人都很忙,通常都安排学生代劳,曾经以为帮助段振豪做账的研究生表示:

“每次给boss报销,我就异常躁动。国家给的科研经费全吃了玩了,报销几次才发现报销也是门技术活,上有政策下有对策。”

长期研究中国科学体制的中科院院士王久(化名)严肃地说:

“如果仅仅是个案,那么是个人的问题,但如果问题普遍那一定是制度设计出了问题。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,来压缩腐败滋生的空间。

在庭审的最后,段振豪表示认罪伏法,没有继续上诉,只是希望自己在服刑时,监狱里能给自己提供一个平台,让自己能够继续搞科学研究。

—————欢迎关注我@法律实务讲堂每天新内容,给你更多法律知识



分享至:
| 收藏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(0)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玛雅传媒  

GMT+8, 2019-1-6 20:25 , Processed in 0.100947 second(s), 11 queries .

Powered by 玛雅传媒 X1.0

© 2015-2020 玛雅传媒 版权所有

微信扫一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