洽洽食品:从多元到聚焦,瓜子龙头重回发展快车道 洽洽食品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、焙烤类休闲食品,经过多年的发展,公司凭 借稳定原料基地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,深受消费者的喜爱,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不断提升,是中国坚果炒货行业的领军品牌,产品远销国内外 40 多个国家和地 区,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。 1.1. 从多元到聚焦,瓜子龙头快速发展 洽洽食品成立于 2001 年,主要生产坚果炒货类、焙烤类休闲食品,在 2011 年上市。在产品战略上,公司主要经历了从瓜子向多元品类发展、再到聚焦瓜子 坚果业务发展的历程;在渠道战略上,公司从区域品牌发展为全国知名品牌,并 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。公司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,也通过战略调整使公司收入 增长在近几年重回了快车道。 ![]() 总体而言,公司发展历程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: 2001~2007 年,创业+品牌建设。公司成立于 2001 年,通过独特的工艺 创新(变炒为煮)、品牌塑造(大规模广宣)以及渠道下沉,成为国内瓜 子龙头,洽洽品牌也逐渐深入人心。2006 年,在中国品牌研究院公布的 “中国 100 最具价值驰名商标”中,“洽洽”品牌以 18.225 亿的价值荣 登第 88 位;2007 年,“洽洽”品牌喜获 2006 安徽经济年度“十大自主 品牌奖” 2008~2014 年,多元化发展壮大。公司从 2008 年开始,往多元化发展, 相继推出“怪 U 味”、“喀吱脆”等新品。公司于 2011 年成功上市后,进 一步扩充品类,相继切入薯条、果冻、牛肉酱等赛道,但是成效低于预期。 2015~2017 年,管理机制改革+产品重新聚焦。产品上,公司在吸取过度 扩品类的弊端经验后,由“1+N”战略转向“1+1”战略,在夯实瓜子主 业的同时,推出蓝袋瓜子并进入坚果赛道,2017 公司成功推出每日坚果。 内部管理上,公司进行 BU 制组织变革,并于 2015 年、2017 年推出股 权激励。 2018 年至今,全球化+打造第二增长曲线。公司从 2018 年开始实行全球 战略,2019 年洽洽泰国工厂正式投产,这是公司旗下全球“第一座”坚 果海外工厂,作为踏出品牌全球化新征程的重要一步,也为洽洽食品布 局全球加快了步伐。2019 年洽洽还携手华与华升级品牌战略,发布超级 口号:洽洽掌握关键保鲜技术,并积极打造坚果品类作为第二增长曲线。 公司 2019 年小黄袋成功实现放量至 8.5 亿元,公司营收重回高增。2020 年,洽洽品牌再次登榜“中国品牌价值 500 强”,品牌价值达 226 亿元。 ![]() 加快产品创新升级,构建以“瓜子+坚果”为核心的产品矩阵。公司聚焦瓜子 和坚果两大品类,并对产品不断进行升级迭代。在公司传统优势主业——瓜子品 类上,公司在经典红袋系列基础上,开发出蓝袋及绿袋系列,在产品口味、包装等 方面实现不断的创新升级。同时推出高端瓜子品牌“葵珍”,进一步丰富瓜子产品 矩阵布局;在第二增长曲线——坚果品类上,公司以小黄袋每日坚果为基础,推 出新品益生菌每日坚果和坚果燕麦片,持续推动“坚果+”的产品矩阵的丰富;在 其他品类上,公司也积极拓展在其他休闲食品产品上的布局,并成功打造出喀吱 脆、怪 U 味、山药脆片等热销产品。 在收入端,瓜子稳健增长,坚果快速放量,其他品类收入占比不断缩小。公 司聚焦瓜子和坚果两大品类,瓜子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,其中最主要的 葵花子业务 2020 年实现收入 37.25 亿元,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 70.43%。2015- 2020 年公司瓜子业务收入的年复合增速为 8.43%,主要系升级传统红袋瓜子产品 及推出蓝袋系列新产品所致;公司坚果业务聚焦每日坚果,随着公司拓展坚果业 务,公司坚果业务收入快速放量,2015-2020 年复合增速高达 114.95%,在总营 收中占比由 2015 年的 0.63%快速提升至 2020 年的 17.96%,坚果已成为公司第 二大品类;公司其他业务包括薯片、西瓜子类、豆类、调味品类、花生类、派类、 南瓜子类、原料贸易类等,单项收入占比较小。在公司实行聚焦瓜子和坚果两大 品类的战略后,其他业务占比不断减小,2020 年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为 11.61%。 ![]() 1.2. 家族企业,股权集中结构稳定 公司为家族式企业,股权相对集中,股权结构稳定。公司控股股东为合肥华 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,持有公司 41.71%的股份,其实控人陈先保也是公司的实控 人;第二大股东为万和投资有限公司,持有公司 3.39%的股份,继承了洽洽食品 发起人之一亚洲华海贸易有限公司原本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。两大股东合计持有 公司 45.10%的股份,股权较集中,股权结构稳定,叠加创始人管理,保证了公司 经营理念的连贯性和稳定性,利于提高转型期执行力和减少改革阻力。 ![]() 1.3. 管理层经验丰富,员工持股激励充分 公司创始人勇于创新、经验丰富,高管具有多年行业内部管理经验,对公司 发展战略把握精准。公司董事长陈先保先生依靠棒冰起家,凭借在休闲零食行业 多年的经验和人脉积淀,在瓜子的工艺、配方、营销、渠道等方面尝试创新,带来 炒货行业的革命。2015 年,陈先保开始兼任公司总经理,洽洽聚焦主业,实现更 加迅猛的发展。同时,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均具备行业专业背景和多年的从业经验, 对行业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。公司的管理团队能够基于公司的 实际情况、行业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制定符合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规划,能够对 公司的研发、生产、营销和投融资等经营管理问题进行合理决策并有效实施。 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推进,为公司发展注入长期动力。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推 进员工持股,目前共计实施了六期员工持股计划,其中第六期员工持股计划正在 推进中,涉及对象包括公司董事、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共 9 人,经营单位和职能 部门负责人、经理级及以上管理和专业人员、其他骨干员工不超过 204 人。此外, 公司拟于 2018 年至 2022 年的五年内,每年设立一批员工持股计划,共计五批, 每批员工持股计划各自独立存续。公司优秀的管理团队为公司保持竞争优势和可 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,公司将员工持股计划视为中长期的奖励政策,让更多 的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跟随企业成长和发展,具有很强的团队凝聚力和激励 效果,有望为公司长远发展持续注入动力。 1.4. 盈利能力领先, 2018 年重回发展快车道 业绩稳健增长,2018 年重回发展快车道。2020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2.89 亿元,同比增长 9.35%;实现归母净利润 8.05 亿元,同比增长 30.73%。2008- 2014 年洽洽不断进行跨品类的尝试,但始终没能打开新细分市场的突破口,历经 2015-2017 年间转型改革,公司管理机制得到优化,业务端重新聚焦瓜子和坚果。 从 2018 年开始,公司重回发展快车道,2017-2020 年公司营业收入、归母净利润 的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 13.66%、36.12%。 ![]() 净利率高于同业可比公司,盈利能力突出。2020 年公司毛利率为 31.89%, 同比减少 1.37 个百分点。公司于 2020 年 1 月 1 日执行新收入准则,将属于合同 履约成本的运费调整至“营业成本”列报。若调整至去年同期口径下,公司综合毛 利率为 34.43%,同比增长 1.37 个百分点。2020 年公司净利率达到 15.22%,处 于历史最高水平。2018 年以来,公司净利率均在 10%以上,优于同业可比公司。 ![]() 期间费用率低于同业可比公司,费用控制能力强。2016 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用 率均低于 20%,显著低于同业可比公司。2020 年,因疫情期间部分市场活动未开 展及会计政策变更,销售费用率显著下滑 4.00 个百分点(去年同期口径下,公司 2020 年销售费用率同比下滑 1.50 个百分点),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滑 4.64 个 百分点至 14.57%。 2. 休闲食品五年看万亿,坚果炒货发展空间大 2.1. 休闲食品:规模五年看万亿,坚果炒货量大增速快 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蓬勃发展,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万亿。伴随着我国经济 发展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,百姓对休闲食品的需求不断提高,休闲食品消 费场景日益丰富,同时创新产品不断涌现,这带来了我国休闲食品行业近年来的 蓬勃发展。Frost&Sullivan 数据显示,按零售额计算, 2020 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 规模达 7749 亿元,2015 年至 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 6.6%,预计 2020 年至 2025 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 7.3%。按零售额计算,2025 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市场规 模预计将达到 11014 亿元。 ![]() 我国休闲食品中,坚果炒货量大且增速快。2020 年,在我国休闲食品市场中, 种子及坚果炒货零售额口径的市场规模约 1415 亿元,约占 18%,是占比第二高 的品类。坚果炒货作为休闲食品中的新兴品类,仍处于蓬勃发展中,2015-2020 年 市场规模 CAGR 达 8.2%;据 Frost&Sullivan 预测,预计未来 5 年复合增速达 9%, 至 2025 年零售总规模达 2173 亿元。 2.2. 坚果炒货:顺应健康需求,行业增长空间大 从健康角度,我国人均坚果摄入量仍不足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16)》建议, 成年人每周坚果推荐摄入量为 50~70 克,相当于每天摄入 10 克左右。而中国疾 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《坚果与健康关系的科学证据》研究显示,当下我国成人坚 果平均摄入量仅为 7g/天,与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仍有较大的差距。 消费结构不均衡,树坚果未来空间大。坚果主要可以分为树坚果和籽坚果两 类。树坚果主要包括杏仁、碧根果、腰果、核桃、夏威夷果、榛子等;籽坚果主要 包括花生、葵花籽等瓜子、蚕豆、青豆等。不同的坚果含有不一样的营养元素,但 我国居民坚果消费存在结构不均衡的问题。目前我国居民的坚果消费结构以籽坚 果为主,根据智研咨询数据,其在坚果摄入量中占比超过 50%。相反,在树坚果 品类上,中国消费量较少,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数据,中国每人每年消费的 杏仁、腰果、夏威夷果、碧根果、核桃总量占美/日/全球的 14%/67%/71%,未来 坚果、尤其是树坚果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 ![]() 2.3. 坚果炒货:线上发展迅速,混合坚果走俏 从消费群体来看,坚果炒货消费年轻化趋势明显。根据 MobTech 数据,我国 坚果消费者中,18-34 岁的年轻族群占比达 66%,其中 25-34 岁占 45%。消费群 体年轻化,带来坚果炒货行业发展朝贴合年轻人需求方向发展,主要体现在渠道 变化和产品变化上。 乘商超加速线上业务之东风,在销售渠道方面,坚果炒货线上渠道发展迅速。 尽管传统商超近年来流量有所下滑,但线上端有极大爆发,通过“到家+到店”业 务实现线上化转型,尤其是经过新冠疫情,超市线上化进程再次提速。 以永辉超市为例,2020 年永辉线上销售额(含到家与其他收入)实现百亿规 模,同比增长 198%,21Q1 线上销售额达 36.7 亿元,同比增长 75.6%,保持高 增态势。高鑫零售 21Q1 一小时达的店日均单量已达近 1100 单,同比增速超过 40%。 坚果炒货天然具备线上销售的优势,可以借助商超线上转型和线上电商渠道 提升销量。一方面,产品保质期较长,无需冷链低温运输,适合线上销售这种远距 离配送方式;另一方面,产品单价低、消费频次高、品类众多,适合线上推广以及 进行混搭销售。 因此,伴随消费年轻化,线上也越来越成为坚果炒货的重要销售渠道, 我 国坚果线上零售额占比已经增长超过 12.5%,2018 年淘系坚果炒货行业成交规模 是 2012 年的 10 倍。根据淘数据,就细分品类来看,混合坚果和瓜子品类增速稳 定排在前三, 2021 年 8 月混合坚果/瓜子销量同比增速为 34.36%/11.87%,销售 额同比增速为 54.27%/20.00%。 ![]() 在产品结构方面,产品多样化趋势明显,混合坚果受欢迎。年轻人的生活及 工作节奏较快,但同时由于压力较大,年轻一代也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。针对这 一痛点,坚果炒货行业也创新出更多便携化、一人食、满足多样化需求的产品,突 出体现在坚果炒货在口味、包装、功能上越来越多元。与此同时,主打能同时满足 多种营养需求的混合坚果成为最受欢迎的一个品类,CBNData 数据显示,作为坚 果市场的主力品类,MAT20201天猫上混合坚果的销售额占到了整体坚果市场的一 半以上。而其中,“每日坚果”成为热门产品,其通过一小包定量装的混合坚果产 品,给消费者塑造了每日一包即可满足一天坚果需求的消费认知,直击了年轻一 代对便携和养生的双重需求。天猫“每日坚果”消费人群在天猫坚果人群渗透率 由 MAT2017 年的 17%快速提高至 MAT2019 年的 47%。 2.4. 坚果炒货:格局较分散,集中度有待提高 我国坚果炒货工业化较晚。我国坚果炒货行业直到上世纪 90 年代,才开始了 工业化生产。在继承悠久传统的基础上,通过技术和工业创新发展,整个行业的 机械化、规模化、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,已经实现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食品加工 业的转变。 坚果炒货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,行业格局较为分散。从市场竞争角度,我 国坚果炒货行业属于完全竞争市场,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品牌和区域品牌主导市场 的销售局面。目前我国坚果炒货龙头主要包括洽洽食品、三只松鼠、良品铺子等, 2018 年行业 CR5 仅有 17%,其中只有洽洽食品采取大单品路线,产品聚焦在以 瓜子和坚果为主的坚果炒货行业,其他四家均为全品类路线,产品涉及坚果炒货、 肉类零食、烘焙、果干等多个品类。洽洽小黄袋30日装 测算 2020 年洽洽食品、三只松鼠零售市场份额分别为 6.6%/5.6%。根据坚 果炒货行业 2020 年零售规模 1415 亿元,和 15-20 年 CAGR8.2%,倒算 2018 年 规模约 1213 亿元。根据洽洽食品、三只松鼠 2018 年市占率 6%/5%,计算 2018 年终端零售额分别为 72.8/60.7 亿元。计算得洽洽食品、三只松鼠 2018-2020 年 坚果收入 CAGR 分别为 13.2%/14.5%,假设渠道加价率不变,则 2020 年终端零 售额分别增长至 93.3/79.6 亿元。根据 2020 年 1415 亿行业零售规模,测算洽洽 食品、三只松鼠市占率分别为 6.6%/5.6%,较 2018 年分别+0.6/+0.6pct。 ![]() |